中文名:葛
植物形态:
野葛:多年生落叶藤本,长达10米。全株被黄褐色粗毛。块根圆柱状,肥厚,外皮灰黄色,内部粉质,纤维性很强。茎基部粗壮,上部多分枝。叶互生;具长柄;三出复叶;顶生小叶柄较长;叶片菱状圆形,长5.5-19厘米,宽4.5-18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有时有3波状浅裂,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,下面较密,侧生小叶较小,斜卵形,两边不等,背面苍白色,有粉霜,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;托叶盾状着生,卵状长椭圆形,小托叶针状。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,总花梗密被黄白色绒毛;花密生;花冠蓝紫色或紫色,长10-12毫米;苞片狭线形,早落,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;萼钟状,长0.8-1厘米,花萼5齿裂,萼齿披针形,上面2齿合生,下面1齿较长;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,先端微凹,基部有两短耳,翼瓣狭椭圆形,较旗瓣短,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,龙骨瓣较翼瓣稍长;雄蕊10,二体;子房线形,花柱弯曲。荚果线形,扁平,长6-9厘米,宽7-10毫米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。种子卵圆形,赤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4-8月,果期8-10月。 粉葛:多年生落叶藤本。根肥大。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。三出复叶,具长柄;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,有毛;顶生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,有时3裂,长9-21厘米,宽8-18厘米,侧生叶片斜卵形,先端短渐尖,基部圆形或截形,全缘或具2-3裂片,两面均被黄粗伏毛。总状花序腋生;小苞片卵形;花萼钟状,长1.2-1.5厘米,萼齿5,披针形,较萼筒长,被黄色长硬毛;花冠紫色,长1.3-1.8厘米;旗瓣近圆形,先端微凹,基部有两短耳,翼瓣狭椭圆形,较旗瓣短,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,龙骨瓣较翼瓣稍长。荚果长椭圆形,扁平;长10-12厘米,宽1-1.2厘米,密被黄褐色长硬毛。种子肾形或圆形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分布:
野葛:生于路边草丛中,山坡及较阴湿的地方。 分布辽宁,河北,河南,山东,山西,安徽,江西,湖南,湖北,江苏,浙江,福建,台湾,广东,广西,四川,贵州,云南,陕西,甘肃等地。 药材主产于湖南、河南、广东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粉葛:生于疏林和山野灌丛中或栽培。 分布广东,广西,海南,四川,西藏,云南等地。 药材主产于湖南、河南、广东、浙江、四川等地。
药用部位:以花入药。中药名:葛花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