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中医科普 中医养生 中药园地 杏林典故 哲学智慧 医史漫谈 经典读物 下载中心 访客留言
最 新 动 态
趣谈中药里的“药名戏”
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
原始社会的外治法及按摩导引
气郁体质的饮食调养
郁体质如何调?疏肝行气、开郁散结
中医之道 中医知“道”
西安市的市级非遗项目——魏氏霸王
国家级非遗“蕲春艾灸疗法”:医圣
西安市的省级非遗项目——姚氏太和
河南省级非遗:杜氏口疮治疗技法
栏  目  导  航
杏林典故
名医名家
中药园地
药食同源
药用植物
道地药材
中医好方
中医科普
安全用药
养生保健
花茶养生
 
中医药健康文化介绍 more

    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:“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……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”

     中医药文化就是在这样宽泛的概念环境中培育和发展起来的。修身养性,追求长寿健康,这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的美好愿望。养生文化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“养生”一词最早出现于《庄子·内篇》。所谓生,就是生命、生存、生长的意思;所谓养,即保养、培养、补养的意思。总之,养生就是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、增进健康的意思。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将养生的概念的定义为:“以调阴阳、和气血、保精神为原则,运用调神、导引吐纳、四时调摄、食养、药养、节欲、辟谷等手段,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方法。”“养生”在中国古代又称之为“摄生”,所谓“摄”,包含了“保养”的方式,《道德经》中就有“善摄生者”的论述。有关养生的理论和方法称之为“养生术”“养生之道”。

      国医大师、著名中医文化学者孙光荣在《读懂习总书记讲话中的中医观: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——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、意义和作用》一文中指出,中医药学“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主流医药学,是当代中国特色医药学重要组成部分,是世界传统医药学的杰出代表,是中华民族医药学者在认识自然、认识生命、防治疾病与卫生保健活动中原创、应用、传承、发展的医药学体系”。对于中医健康养生理念,将其界定为“以中医养生理论与历代养生家实践经验为基础,结合日常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天人相应,顺应自然,神形合养,注重从心、食、性调养精、气、神的实用、有效、科学的养生、防病、延年的健康理念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前,存在中医药文化、养生文化、中医药养生文化、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等多个概念并存的现象,中医药学术界也没有很清晰权威的界定。能够明确的是,广义而言,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。

        将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归纳为: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以中医药学为理论基础,以中医健康养生理念为指导,有助于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理论、规律、方法、习俗和技术的总和。


 

中医药图片 more
服中药的最佳时间,饭前饭后、时辰讲究大
怎么预防风湿病?冬季寒干预防风湿妙招
秋风明月,又是一年桂花时​
老年人失眠的乌梅茶饮方
友情链接: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  电话:88888888    
CopyRight © 2024 中医药科普平台  版权所有